logo
中文 EN
一文读懂绿证、绿电、碳交易、用能权

来源: 原创    时间:2023-04-04

近日,清华三峡气候与低碳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达,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王心昊,及合作者,在《电网技术》期刊发表题为《可交易减排价值权证比较分析和衔接机制研究》的论文。以下为论文相关内容:

可交易减排价值权证比较分析和衔接机制研究/王心昊,蒋艺璇,陈启鑫,姜楠,张达

《电网技术》2023年第2期:594-602.


研究内容

Q:什么是可交易减排价值权证?

A:本研究将依托特定减排机制、代表一定量减排效益的减排量权属证明和交易媒介统称为可交易减排价值权证。这些权证应具有可计量、可交易、合法合规等特征。本研究主要涉及消纳量、绿证、绿电凭证、碳配额、CCER和用能权这6种与中国电力行业减排相关的权证,排污权、国际绿证、政府指标等未重点讨论。

Q:可交易减排价值权证的价格和市场规模如何?

A:虽然目前各权证间的相互转换机制有限、计量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其对应的减排量是可以比较的。从流通量看,各权证中碳配额和CCER的流通量最大,规模在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主要原因是全国碳市场启动带来了较大的强制需求。从市场价格来看,平价绿证、绿电凭证、碳配额、CCER的价格均部分落在50~60元/tCO2e区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中国目前的减排成本,也说明几类权证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衔接基础。

图片

Q:衔接各权证有什么好处?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A:衔接各权证能够实现减排价值的统一,避免混淆,避免减排贡献重复计算,提高国内外认可度;也能形成各减排机制的优势互补、降低政策成本。但各权证均有所差异,在衔接方案设计中需要避免机制间不兼容问题。

Q:各权证具体如何衔接?

A:研究重点讨论了4类衔接,一是消纳量、绿电、绿证3种电权证的衔接,二是电权证和碳权证的衔接,三是电权证和用能权的衔接,四是碳权证和用能权的衔接。以电权证和碳权证的衔接为例,研究推荐基于绿色电力采购量抵扣电力间接排放的方案。该方案有以下优点:第一,不需要过多政策实施成本,被纳入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将绿色电力采购凭证作为依据,从电力消费中扣减,在碳排放核算中将这部分绿电对应的碳排放按零计算即可;第二,通过使用绿色电力减少电力间接排放是一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方式,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和国际接轨;第三,可以与抵销机制明确区分,电权证不受5%抵销比例限制。


后续研究方向或讨论话题

研究初稿成文于2021年底,数据和信息更新截至2022年6月。因此存在一些滞后,团队正在跟踪最新数据和政策,希望借此文与读者建立长期交流讨论关系。


参 文 格 式

王心昊,蒋艺璇,陈启鑫,等.可交易减排价值权证比较分析和衔接机制研究[J].电网技术,2023,47(2):594-602.

WANG Xinhao,JIANG Yixuan,CHEN Qixin,et al.On tradeable certificates of emissions reduc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23,47(2):594-602(in Chinese).

本文转发自《电网技术》公众号